汽配行业如何构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深度解读 2024-03-01
分享到: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呢?本文认为应该划分四个阶段来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第一阶段是成本核算;第二阶段是成本分析;第三阶段是成本改善;第四阶段是成本管理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应用的核心价值在于如何让数据赋能管理,通过成本数据分析来指导企业的成本改善,成本数据分析可以从投入产出,材料损耗,费率,人工效率,设备效率,以及库存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比如通过库存数据的分析,来监控库存的总量,库存周转,呆滞物料的数量金额等经营指标。从呆滞物料分析中定位出哪些呆滞物料需要进行处理,由哪个责任部门来处理,以减少不良库存,降低库存带来的资金成本。

目前而言,大多数企业还处于成本核算阶段,如何提升成本精算能力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算不清的背后是企业业务端的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在管理基础规范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升成本核算能力。反过来说,一个企业能把成本算得清楚,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台阶,有了成本核算数据的支撑,数据赋能管理价值提升才能进行。

对于汽配行业而言,怎么才能构建成本管理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对汽配企业的特点做一下分析。

汽车整车及配件产品分类来看,汽配产品可以划分为发动机零配件、底盘零件、仪表电器件、车身及车身附件、通用件五大类。

对于汽配企业的管理需求来看,主要有四大核心需求——产业协同、管理协同、生产提能、数据共享。产业协同,主要是需要与主机厂同步订单、计划,及时获取客户需求,有序安排生产,按时交货;强化供应资源能力,及时响应需求,确保采购供应满足企业的需要。管理协同,主要是在精细化的成本费用管控方向的协同,通过管理协同来提效促进降本,从而提升产品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内部业务流程运行效率,并构建基础人力资源系统,支撑公司考勤、工资高效核算。生产提能,主要是需要匹配主机厂需求计划进行分级管理,通过计划来驱动资源匹配以及推动均衡生产;生产执行过程透明化,异常可及时反馈处理,生产进度可跟踪,提升现场可视化水平,打造智能工厂。数据共享,主要是需要实现支撑决策分析的大数据平台完善,提供易操作、可扩展的报表分析工具,进行管理报表更深层次的自定义设计,通过数据驱动业务持续改善。

汽车零配件企业的产品特点可以总结为批量小,品种多,规格多这些特征,成本项目主要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动力费,制造费用,外协费用等;成本核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协费用基本可以按产品维度进行归集;动力费,制造费用主要是采用定额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由于制造费用产生的原因非常丰富,导致成本波动大,没有稳定的规律,难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制造费用:结构复杂,有间接人员费用与辅助车间费用。间接人员又包含质检,车间管理,设备维修,工程技术等;辅助车间费用包含设备折旧,不动产摊销,维修费用等;成本管理:成本归集要求最小维度进行归集,费用分配要更趋合理性,减少成本的异常波动,实现精细化管理。

针对汽配企业以上特点,整体成本管理解决方案思路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来进行规划。

事前,在获取订单前,进行成本结构分解;通过预测利润倒推料、工费的成本结构占比;对产品进行模拟生产工艺以及产品BOM的建立。

事中,从成本要素来划分成本监控的对象,对于材料成本,主要是监控BOM定额是否超标使用;对于人工,根据生产工艺标准工时,及时跟踪分析人工效率是否按照即定标准执行;对于制造费用,通过预算管理工具,按目标费率实施费用的控制,费用执行率需要与生产进度相匹配,及时分析费用超标的原因。

事后,需要及时核算订单成本,批次成本,为管理提供精准的评价数据。按月度核算实际成本,实时监控成本;通过实际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来挖掘成本改善的空间,并成立成本改善项目推动成本改善。

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数字化应用规划,需要重点考虑哪些管理要素呢?这些要素主要包含成本中心如何划分、选择怎样的核算方法、配置与产品成本结构相对应的成本项目、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设置不同的分配标准、需要支撑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改善的成本分析报表等要素来进行数字化的规划。

文章转自“金蝶云星空”
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合作站点或其他站点,但都会注明作/译者和原出处,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END --

(点击上图了解三头六臂详细信息)

(点击上图阅览《汽后视界》杂志第97期)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