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超:珠海格莱利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前身珠海华美)成立于1986年,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是一家集生产、制造、研发、服务、销售于一体的摩擦材料企业。公司的业务范围广,长达25年为长城、江陵、广汽、上汽、北汽等30多家车企进行160多个车型的配套,后装市场主要分布在中国、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和俄罗斯等地区。格莱利产业园区内拥有独立模具设计制造工厂、钢背制造加工厂,和新产品开发工程中心,刹车片年产1500万套,鼓式制动蹄360万套,半成品五金附件1亿件,拥有产品线全程研发生产能力。
汽配圈:本次汽车零部件展会规模宏大,此次来参展想必带来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产品,他们特色之处在哪里,请刘总介绍下。
刘宇超:格莱利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包括三位在行业里享有很高荣誉的权威专家,分别来自于中国、德国和日本,他们带领团队不断开发和优化出更好的配方体系。格莱利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兼容性高,多年的主机配套经验和成熟的配方体系运用于后装产品,能在各类车型上都有出色的表现。本次展会上,我们带来了CAC五大兼容性配方产品,利用18种成熟配方,力求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有最好的兼容性表现。格莱利刹车片产品对于重点参数要求高,甚至相对原装配套产品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如日韩车系,使用了在确保安全性能前提下更舒适和静音的舒适型陶瓷配方;欧系车系要求有相对较强的制动敏感性、制动力和耐温性,我们统一使用了高综合表现型陶瓷配方;而对于大车,格莱利采用了高温耐磨型配方产品,市场口碑非常好,是我们产品线的一个卖点。
另外,格莱利ASIMCO品牌在国外已经运作了17年,去年引入到国内。相对于CAC品牌,它的主要特点是额外突出舒适性和制动性能,比常规的配方更好。产品选用了较多进口材料,如美国进口的杜邦纤维,它的强度、耐温性、稳定性都非常高。
汽配圈:您对刹车片行业发展趋势怎样看?格莱利是怎样运作的?
刘宇超:刹车片行业经历了一个暴利的时代、野蛮生长的阶段,到目前相对成熟的周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新进入者逐渐减少,老的玩家也在逐渐减少。自2017年开始,刹车行业的变化速度加剧:由于环保、合规性管控力度加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再加上今年全国去杠杆化,资金收紧等,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去年刹车片企业从700多家减少到今年的500多家,这是对社会资源效益和社会资源利用的一个良性发展方向。要从低端产能过剩的行业现状转变到精益化的运营体系,同行之间不能恶性竞争,而应该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利用各自企业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一起做精、做强,让行业健康发展,让产品走出国门。
汽配圈:格莱利整年发展规模是如何设计的?
刘宇超:格莱利主要以刹车片业务为主,分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我们生产线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水平,加快了主机配套扩张的步伐。
2007年,我们开始竞标国际化制动器厂配套项目。经过7年的努力,2014年,公司成功成为国内唯一一家为国际顶尖制动器厂合作的民营企业,这加快了实现进口车、合资车主机配套的速度,让民族刹车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并且,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标准化、智能化,格莱利在2017年已经完成了标准化生产线的建设,与原来生产线相比,操作工人数减少了70%,而且产品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能够实现24小时的开机运转,整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目前,全国有500多家刹车片厂,其中有80%的工厂年产值不足60万套。在这个基础之上,刹车片区域化合作就显得至关重要,用标准化管理的生产线、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体系,配合当地资源优势,进行密切合作,共享生产管理技术和配方,实现产业集中化运营的长远发展,为行业做贡献。
2017年我们成功研发了一款1:5缩比台架实验机,在行业里得到广泛认可。它拥有一套动态的软件和算法,简单地说,就是把正常的路况缩小了5倍,排除了卡钳和刹车盘、刹车片形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试刹车片的性能和参数。并且,这款台架还拥有温湿度控制系统,能模拟在零下40度环境下的嗓音、磨损表现。这个设备还可以实现超低转速,研究行业的一个摩擦界的难题——粘滑嗓音。
我们行业还有很多可以钻研和进步的空间,望大家一起努力,创造刹车片行业的世界型企业。
汽配圈:非常感谢刘总接受汽配圈的专访,同时也祝愿格莱利不断突破刹车片难题,迎来一片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