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配件能为汽车后市场带来新变革,别再让“它”成为一场闹剧!

行业新闻 2019-07-20
分享到:


五年前的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其中第十八条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中出现了同质配件概念。这一概念的出现从政府到维修行业的相关企业;从上到下都认为:同质配件的出现消除了对非原厂配件的歧视性认识,有利于引导汽车配件产业正本清源、健康发展,有利于丰富汽车维修配件市场供给,透明汽车维修配件流通渠道,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择。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当时认为同质配件是一个行业科学概念,同质配件的提出,“必将为我国汽车维修业、乃至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开辟新的空间、带来新的活力”。



2015年9月,交通运输部下达了《2015年及十三五期促进汽车维修业转业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承接了该分解表内的推动同质配件推广应用工作。推动“同质配件”的推广应用是政府和行业十分关注的大事。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承接该项工作非常重视,指定了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进行该项业务的开展。通过系统的宣贯,行业内和用户对同质配件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同质配件做为公共投入品实现打破授权渠道汽车维修配件垄断的意义被广泛认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始终没有停止对“同质配件”推广和落地方式的研究、探索。五年来的同质配件推广应用的实践中,顶住来自各方的阻力,在有关概念和理论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基点上,需要对同质配件在汽车维修市场发挥作用的再认识。


一、同质配件的再认识,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制约因素


对同质配件重新认识,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制约因素,首先要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原则,打破维修配件渠道垄断。”“保障所有维修企业、车主享有使用同质配件维修汽车的权利,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同质配件市场化建设实践主体,对此有所突破,创造出一些引领示范的经验。比如北京迪科科贸有限公司,以控制上游供应商生产环节为手段,自建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保证体系,利用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管控进入迪科联盟渠道的汽车维修配件的品质,以实现汽车维修配件与原装车件的功效和质量相当为目标,成功实现了有1800多SKU在该渠道交易没产生质量问题的效果。还有邦邦汽服联合CAPA公司、中汽中心的合作,及车件联合NSF的合作,以认证汽车维修配件为突破,寻求质量相当件与原厂配件有同等市场地位的工作等。


对同质配件重新认识,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制约因素,还要逐步推动建立责任主体自我验证机制。对标美国市场,自我验证已经形成了制度。


美国汽车维修配件在销售前需要进行零部件质量安全的自我验证,部分零部件需要进行环保排放的自我验证。所谓“自我验证”,是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根据美国汽车技术法规对整车和零部件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标准进行自检和自验,合格即可进入市场。



美国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只规定技术内容,不包括管理性内容,如只规定限值指标、试验方法等。如果制造企业向美国交通部提出汽车零部件质量认证申请,可在美国交通部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自我验证,如果产品质量符合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等相关标准即可投入市场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的环保认证由美国环境保护署负责,绝大部分产品也实行自我认证的模式,根据厂家自由验证的结果发放环保标志。环保认证管理基本上与汽车零部件安全质量管理一致。


美国是利用产品召回等制度来进行汽车产品质量管控,美国对汽车零部件采用宽进严出的管理方式,如果发现厂家隐瞒零部件严重的质量缺陷和相关事实真相,有关负责人最高将被判以15年徒刑,企业最高将被处以1500万美元的罚金。


对同质配件重新认识,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制约因素,更要坚持协同发展的理念。从同质配件推广应用的实践中,我们看到:整个汽车维修市场没有形成协同效应,汽车维修配件制造企业还是围绕主机厂开展工作;授权渠道在质量、信用、效率上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在服务延伸上,还是唯一的4S渠道一个走向。为独立渠道服务的制造企业受市场环境影响,没有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育畸形,市场布局没有完善,市场结构业态单一化、模式简单化,市场秩序还较混乱。汽车维修配件的分销渠道还是以汽配城形态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在电商的推动下,有些改变。流通企业的商圈,联盟在逐渐形成,没有统一标准的ERP管理软件支持,各商圈和联盟还有壁垒,近期很难打通;独立渠道的养护门店还是在低水平竞争中维持业态,连锁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品牌价值。这些因素制约了同质配件的推广应用。同质配件要在这些制约因素中突围出去,必须要推动汽车上下游产业、汽车维修配件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协同前行、融合发展。


二、市场需求是同质配件落地实施的硬道理


新车销量的变化和新车销售渠道的丰富,造就了汽车维修市场独立渠道对同质配件的需求,特别是保险公司对同质配件是刚需。由于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构筑我国汽车维修业中4S店典型的承保和理赔闭环体系,前端的手续费不是特别高,但更注重后端的理赔服务。


在新车销量连续九年实现世界第一的年代,4S店依靠新车绑定大量保费,在保险公司端拥有绝对话语权,送修数量、配件价格、工时费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处于垄断地位。


虽然2018年新车销量十多年来的可比增长出现了停止,但4S店在保险公司面前仍然处于支配地位。造就了这些年来各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居高不下。人太平三大保险公司2018年财报显示,人保在2018年机动车辆险保费2589.04亿元,综合成本率98.4%,赔付率达到57.2%;平安保险2018年车险原保费收入1817.68亿元,综合成本率97.4%;太平洋保险2018年机动车辆险保费879.76亿元,综合成本率98.3%,综合赔付率56.8%。



所以保险公司在不断的寻求改变。使用“获得相关认证,质量不低于汽车初装零部件的售后配件”的同质配件进行车险理赔,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的突破口。


2016年8月平安产险与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联合推出汽车售后认证配件项目。基于NSF在汽车售后配件认证的推广经验与历史数据,结合中国市场现状,共同建立一套新的联合认证标准,为广大车主在汽车售后维修服务、保险理赔等方面提供新的体验。


2017年中国人民保险牵手美国CAPA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袂制定了一套统一、专业、完善的汽后市场配件质量认证标准,并推出了“PICC中国人民保险认证配件”。


“PICC认证配件”拥有美国CAPA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国内外双重质量认证标准,在材质、工艺、合车、抗压、温度等全方位检测中,保证每件产品不低于原厂配件质量。此外,为了确保“PICC认证配件”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还采用了国际领先的RFID电子射频追溯体系,标签码在供应商发货时通过条码枪扫描标签条码与订单绑定,维修企业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感应RFID码实现全程可追溯、验真查询。


同时,“PICC认证配件”所获得的良好市场反馈也不断吸引着汽后市场优秀企业的关注。如今,“PICC认证配件” 已与东阳、耿鼎、江南模塑、TYC、长亨、智誉、钟庆、帝宝、南京东阳等9大配件品牌合作,累计认证品类已达4仟多个SKU,覆盖了绝大多数车型的塑料、钣金、灯具、电镀框架结构、水箱、车镜等认证件,并实现了商品数据管理、PC端自动报价、APP端自主采购等多项功能。


保险公司以需求为导向,以认证为突破口,为同质配件落地实施开辟了道路,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同质配件在市场的拉动的作用下,无形的走进广泛的市场。


三、产品认证是确认同质配件的进入市场的最有效方法


1、通过产品认证实现同质配件落地实施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规范汽车维修配件市场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注重责任与秩序的经济体系。而这种责任与秩序是不能自发形成的,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秩序体系,主要的手段就是法律规范,因此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无数事实证明在现实生活中新的经济秩序的建立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国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制定了不少规范,现在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自觉地遵守规范,特别我们汽车维修配件行业,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便是明显的例证。


秩序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是社会成员自觉遵守规范,实施规范的结果。这就是说,并不是某种规范一经建立,相应的秩序便会形成,这中间要经过一段实践过程,才能使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并将这种行为准则,通过社会成员的行为过程具体而明确的表现出来,凝结为一种社会状态时,社会和社会群体才是有序的。


怎样才能使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守呢?加大法律制度严厉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但是仅仅靠这一种外部强制手段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从组织内部形成的自我约束机制。而汽车维修配件认证恰是建立这种机制的手段,他与依法进行汽车维修配件质量监督是相辅相成的,有时甚至更有效的。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世界各国在市场经济的同时,都大力推行产品认证,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利用提高市场主体的守法意识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通过产品认证实现同质配件落地实施是维护消费者的需要。


汽车维修配件产品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的、以标准和检验数据为依据的、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的、公证可靠的质量信息。被认证的汽车维修配件,其质量不仅有汽车维修配件制造企业内部的保证措施,而且还受认证机构和消费者的双重监督。认证标志便成为消费者极易识别的信息和可靠的购物指南,同时也是消费者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保护伞。因为《认证认可条例》中有六项监督管理条款和十八项法律责任条款,严格规范认证企业和认证机构的认证活动。一整套可操作的惩戒措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保证认证活动的公正和结果的真实可信,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3、产品认证是同质配件落地实施的有效工具。


产品认证是由第三方对汽车维修配件进行符合性评价并提供公示性证明的现代管理工具。从供给侧来说,同质配件通过产品认证能够帮助汽车维修配件制造企业等组织加强管理和服务,提高汽车维修配件质量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高效的政策工具,改善作为公共产品的同质配件和服务供给,从而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需求侧来说,能够向维修企业和车主传递质量、能力、信用等方面的信息,指导消费选择,引导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汽车维修配件认证从供需两端发力,既能使供需有效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错配、效率低下等问题;又能促进供需良性互动,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形成激励约束效应,激发市场活力。具体而言,汽车维修配件认证的作用体现在:


利用认证这个社会通用的现代质量管理手段,对同质配件进行认证,能有效增强汽车维修配件企业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汽车维修配件产品及服务质量。我国汽车维修配件领域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质量效率型发展转变阶段,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存在大量低质或低效的产品和服务,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反映出汽车维修配件企业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能力整体上较弱。同质配件认证依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帮助汽车维修配件企业建立可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传递信任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多层面参与质量共治,对于提高微观层面的汽车维修配件产品、服务质量乃至宏观层面的行业经济发展质量,都发挥着基础保障和引领提升作用。



同质配件认证是适应汽车维修配件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可有效促进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优化,提高汽车维修配件市场效率。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保养服务需求消费拉动的作用与日俱增,由于长期粗放式发展,我国汽车维修配件在独立销售渠道的供给体系和消费结构呈较为典型的二元化结构,一方面缺乏优质高端的产品,另一方面充斥大量质量不高甚至假冒伪劣的产品。由于缺少权威公信的评价工具和信任传递机制,车主缺少辨识手段,不可避免出现供需错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通过汽车维修配件认证的途径,一方面可以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企业管理状况等真实信息,引导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可以向汽车维修配件制造企业传递质量评价、消费偏好等市场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优化,扩大有效供给。


同质配件认证是行业进步的技术支撑手段,有效实施技术评价和市场引导,对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能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我们在五年来同质配件推广应用的实践中,不懈的努力着,今天仍然提出对同质配件的再认识。虽然同质配件的应用愿景见好,但距离实现还有一段路要走,人们在接受一个新理念时,往往是需要过程的,他需要行业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汽车维修配件企业、汽车维修配件分销企业、汽车维修配件电商企业、保险企业和汽车维修企业,要想在同质配件市场建设中获得成果,必须打造自身的内生力,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0
推荐文章
一周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